近期媒体报道显示,我国部分北方省份已开始出现白纹伊蚊踪迹。专家表示,虽然北方地区基孔肯雅热传播风险相对较低,但仍需提高警惕,做好防护工作。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该疾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关节痛和皮疹三大特征,目前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南亚和非洲等地区。
据专家介绍,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后,患者通常会出现突发高热(体温超过39℃)、对称性多关节痛及皮疹等症状,多数为轻症。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婴儿、65岁以上老年人以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可能出现重症情况。
在防护措施方面,专家建议外出时尽量穿着浅色长袖长裤,减少皮肤暴露,并且避免在树荫、草丛、水边等蚊虫密集区域长时间停留。
专家特别强调,预防蚊媒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避免被蚊虫叮咬,建议公众提高防范意识,采取综合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