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软件资讯 → DLSS4·光追·AI三重加持!影驰 RTX 5070 Ti魔刃评测

DLSS4·光追·AI三重加持!影驰 RTX 5070 Ti魔刃评测

时间:2025-02-20 20:42:08 作者:小爱

前言

  随着过年期间 GeForce RTX 5090D/5080 系列显卡的正式发售,硬件圈也再次注入了新活力,各路知名媒体以及硬件大佬的评测也都不胜枚举。而在20多日后的今天,同样搭载了Blackwell架构的GeForce RTX 5070 Ti 也将闪亮登场,为广大游戏玩家甚至是生产力用户们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就在发售日临近之际,我们游侠硬件组也十分有幸地收到了这张来自影驰的【GeForce RTX 5070 Ti 魔刃】显卡,作为一张常年制霸于消费级领域的中高端显卡,笔者自然是对其性能感到格外的好奇,GeForce RTX 5070 Ti的现世能否捍卫其在中高端定位下的统治力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张次旗舰显卡在设计与性能上有何亮眼表现吧。

个性外观&独特设计

  说到影驰的产品线相信每一位忠实的影驰粉丝都如数家珍,无论以高颜值著称的星曜系列还是以低调素雅闻名的金属大师系列在显卡设计都独树一帜。如今随着新一代GeForce RTX 5070 Ti的发售,影驰也为玩家们推出了全新力作——刃(BLADE)系列,其灵感源自神话故事,并且提供了黑白双色的外观可选,黑色称为魔刃,而白色则成为圣刃。

  我们手中这张GeForce RTX 5070 Ti 魔刃就是黑色版本,显卡正面的导流罩使用了哑光黑与亮黑色的拼接设计,正面与顶部还有类似古老符文的印花装饰,十分地低调内敛。三风扇的散热系统还能为显卡提供高效的散热能效,且支持智能启停,散热强劲的同时还能兼顾静音表现。并且扇叶融合了刃式装甲与符咒元素设计,使得风扇的每一次转动都如同挥舞刀刃,为显卡又增添一分神秘魅力。

  GeForce RTX 5070 Ti 魔刃的背部采用了一块造型强化的金属背板,并且采用了与正面导流罩相同的配色设计,醒目的BLADE标志与刃型LOGO显得格外突出,设计感与颜值平分秋色。顶部与右半部分采用了镂空设计,露出了夹层中的散热格栅与另一面的散热风扇,在保护显卡背部电容的同时还能辅助热量导出,进一步提升散热能效,设计的十分巧妙。

  值得一提的是,GeForce RTX 5070 Ti 魔刃还符合SFF-Ready标准,能够大幅提升机箱的兼容性,可以轻松安装到M-ATX甚至ITX机箱中,让玩家们有更多的DIY装机风格可以选择。并且还随卡附赠一块GALAX Aurora RGB信仰Logo磁吸灯,能够轻松吸附在显卡顶部与头部的位置上,为玩家提供沉浸式的RGB氛围灯效。

DLSS 4多帧生成&Reflex 2低延迟技术

  在上个月的GeForce RTX 5080系列显卡的首发测评中,我们已经介绍过了许多基于全新Blackwell架构所带来的技术创新与AI性能提升,而落实到实际游戏体验中,最令玩家感受颇深的还是全新的DLSS 4所包含的多帧生成技术与Transformer模型引入,它们的出现为3A游戏带来了一场史诗级的画面变革。

  以往的帧生成技术采用了C N N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而在NVIDIA多年的更新与摸索中,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也渐渐来到了性能瓶颈,NVIDIA已经将C NN开发到了极致的水平,再往上提升也仅仅只是事倍功半。而全新的Transformer模型已在Stable Diffusion等AI图片生成应用、ChatGPT等大语言模型中得到证实,而且它有能力根据画面的上下文进行推理,更适合作为新一代DLSS的帧生成模型。

  Transformer模型的加入能够带来更稳定且符合逻辑的画面,以上图为例,无论是在《心灵杀手2》还是《地平线:西之绝境》中,Transformer模型相较C N N模型能够带来更为清晰且符合逻辑的画面。同时还能提高画面稳定性、减少伪影、增加细节并增强抗锯齿效果,进一步提升了游戏画面的质量。

  并且依靠着RTX 50系强大的AI算力,全新的DLSS 4还支持强大的“多帧生成”技术,利用AI算法使游戏在渲染过程中为每个渲染帧额外生成多达三帧,从而显著提升游戏的FPS,并且覆盖多种游戏引擎的渲染管线,使得大部分游戏都有机会支持DLSS 4。而在GeForce RTX 5080系列显卡的首发测评中我们也测试了首发支持DLSS 4的游戏帧数与画面表现,接下来的实测环节我们也将着手测试手中这张GeForce RTX 5070 Ti 魔刃在游戏中的具体表现!

  说完了DLSS 4,让我们来看看同样可以提升游戏体验的NVIDIA Reflex 2技术,作为一款以优化游戏图形渲染管线以降低系统延迟的技术,初代NVIDIA Reflex自上线以来就备受好评!特别是在一些竞技类的FPS与TPS游戏中,NVIDIA Reflex能够大幅降低游戏画面从系统输出到显示器的画面延迟,让玩家能够提前洞悉游戏内的局势变化,从而立刻做出反应。

  而NVIDIA Reflex 2技术引入了全新的Frame Warp技术,这项技术可以在游戏画面传输到显示器之前,利用最新的鼠标输入数据进行动态调整,从而大幅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操作精准性。简单来说,它能够让鼠标的最新移动信息优先显示在屏幕上,有效解决了传统设备中主机到显示器的延迟高于键鼠到主机延迟的问题,消除了延迟差异,确保画面与操作完美同步。让玩家可以更快地察觉并响应游戏中的变化,彻底摆脱画面延迟的困扰。

测试平台搭建

  古人常云:“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为了验证这张GeForce RTX 5070 Ti 魔刃的性能表现,我们为其搭建了一套顶级的测试平台——英特尔 酷睿 Ultra 9 285K处理器与MEG Z890 ACE 主板外加一套DDR5 16GB 6800*2 C34的内存,将潜在的木桶效应的影响拉到了最低,以保证测试的数据准确性,同时还我们使用一张上一代GeForce RTX 4070 Ti显卡在同样的配置和画面预设下进行对比测试,以呈现最直观的性能表现。

游戏性能测试

  首先进行理论测试,新版本的3DMark已经完全支持GeForce RTX 50系显卡的测试,不妨先来看看备受关注的DLSS 4在3Dmark中有何性能表现。

  可以看到,影驰 GeForce RTX 5070 Ti 魔刃即便是在2X帧生成倍率中、4K、2K分辨率下无论是平均帧还是1%Low帧都比GeForce RTX 4070 Ti强上不少,而在更进一步的3X、4X多帧生成倍率下,差距则是进一步被拉开,而影驰 GeForce RTX 5070 Ti 魔刃与GeForce RTX 4070 Ti最高帧率的差距也来到了142%左右,可见DLSS 4的对帧数的提升效果十分显著。

  而在传统的光栅游戏性能测试中,影驰 GeForce RTX 5070 Ti 魔刃并未与GeForce RTX 4070 Ti拉开太多差距,整体差距在7%左右。但在NVIDIA如今主打算力的Blackwell架构平台下,光栅性能的较小提升倒也显得无足轻重,毕竟现在用纯光栅玩游戏的人已在少数,在NVIDIA日益强大的游戏生态下无论是游戏厂商还是玩家们都纷纷转向了光追游戏。

  可以看到,凭借着第四代RT Core的强大性能,影驰 GeForce RTX 5070 Ti 魔刃在3Dmark提供的两项RTX性能测试里得到了显著提升,对比上一代GeForce RTX 4070 Ti在光追性能上有着25%~27%左右的性能增幅。

  说完了理论测试我们来看看在游戏中的实际性能表现,我们选取了3款首发支持DLSS 4的游戏——《赛博朋克2077》、《星球大战:法外狂徒》、《心灵杀手2》,来看看这张影驰 GeForce RTX 5070 Ti 魔刃在这些游戏中的表现如何。

  作为一款集成了本世代顶尖图形技术的游戏,《赛博朋克2077》已经首发支持了DLSS 4以及全新的Transformer模型帧生成方案,所以我们直接Transformer来进行游戏实测,而从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在2K还是4K分辨率下,开启DLSS 4对比关闭时都有着巨幅的帧率提升,甚至在4X多帧生成档位实现了最高582%的帧率提升,堪称恐怖!

  《星球大战:法外狂徒》同样对DLSS 4的首发支持,作为育碧去年的当家花旦,游戏也凭借强大的图形技术支持与电影化的游戏场景独树一帜,同时对显卡的性能开销也是非常之大。对比在2K分辨率关闭DLSS的86帧,开启DLSS 4X多帧生成后的帧数能够达到恐怖的244帧,而在4K分辨率下最高也有138帧,并且分别有着182%与176%帧率增幅!此时如果再配合一台4K高刷的显示器,即可在这个由育碧打造的这个星战世界任意遨游。

  作为Remedy旗下的集大成之作,《心灵杀手2》同样也加入了如全景光追等顶尖图形处理技术,并且它还是首个支持RTX Mega Geometry技术的游戏,这就使得该游戏的画面表现再次提高,我们使用影驰 GeForce RTX 5070 Ti 魔刃测试游戏在亮瀑镇白天场景的跑图表现,从结果来看,在2K分辨率下,开启DLSS 4 4X多帧生成后游戏的直接从原生的48帧,一跃而至240帧,远超笔者我自己的显示器刷新率。而在4K分辨率下,开启DLSS 4 4X多帧生成后的游戏表现也十分接近电竞级的144帧。姑且换在两年前,以电竞级FPS游玩3A游戏也仅仅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如今依靠着强大的DLSS 4,玩家们可以轻松突破大型3A的低帧桎梏,轻松以电竞级别的帧率畅玩各类3A!

  而抛开支持DLSS 4的几款游戏来看,影驰 GeForce RTX 5070 Ti 魔刃在支持DLSS 3的游戏中也有着不错的表现,本次我们测试了两款市面上尚且流行的3A——《黑神话:悟空》、《夺宝奇兵:古老之圈》。离开了DLSS 4的技术加持,影驰 GeForce RTX 5070 Ti 魔刃在两款游戏中的表现也十分优秀,即便是在面对强如《黑神话:悟空》这样技术力拉满的游戏中,影驰 GeForce RTX 5070 Ti 魔刃也能在2K分辨率、超高画质与光追中跑出接近百帧的游戏帧率水平,即便是在4K分辨率中也能跑出接近60帧的流畅水平,相比GeForce RTX 4070 Ti来说提升显著。而在《夺宝奇兵:古老之圈》中,影驰 GeForce RTX 5070 Ti 魔刃凭借着16GB的显存在4K画质下流畅运行,而选择在中等画面预设测试也仅仅只是为了照顾GeForce RTX 4070 Ti不会出现显存溢出的风险。

生产力性能测试

  现代GPU已经突破了传统游戏设备的局限,广泛应用于各类专业领域,为用户提供强大的支持。在AIGC浪潮的推动下,NVIDIA RTX GPU凭借其卓越的硬件性能和完善的软件生态系统,稳居市场领先地位。此次推出的RTX 50系列GPU同样延续了这一优势,我们也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生产力测试。

  我们使用Procyon基准测试套件对影驰 GeForce RTX 5070 Ti 魔刃进行了AI 计算机视觉基准测试与AI 文本生成基准测试,并且用GeForce RTX 4070 Ti来进行涨幅对比。而从结果来看,无论是AI视觉还是AI文本生成,GeForce RTX 5070 Ti 魔刃都有着不小的提升,且最高增幅高达69.47%,足以说明本次NVIDIA对RTX 50系显卡的AI算力下了大手笔。

  对于面向消费者的GPU来说,图形输出能力和视频编解码性能同样是至关重要的指标。在这一方面,影驰 GeForce RTX 5070 Ti 魔刃的表现自然也不甘示弱。并且Blackwell架构搭载了全新的第九代NVENC和第六代NVDEC单元,新增对AV1 UHQ、MV-HEVC以及422规格视频编解码的支持。与此同时,我们也对其进行了DaVinci Resolve的视频导出测试,从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基础的AV1、H.264格式还是更为强大的H.265格式,影驰 GeForce RTX 5070 Ti 魔刃的表现依旧可圈可点。

  测试的结尾我们还进行了V-Ray的渲染测试,影驰 GeForce RTX 5070 Ti 魔刃跑出了6806分,对比GeForce RTX 4070 Ti有着21.36%性能提升,代入工作环境中则能够为不少生产力用户节省渲染时间,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十分受用!

测试总结

  经过一系列详尽的测试与体验, GeForce RTX 5070 Ti无疑证明了其在中高端显卡市场中的强大竞争力。凭借Blackwell架构的先进技术和DLSS 4的多帧生成能力,即便是在4K 光追拉满的画质下,GeForce RTX 5070 Ti均能以远超百帧的帧率流畅运行《赛博朋克2077》、《心灵杀手2》等大型3A。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黑神话:悟空》、《夺宝奇兵:古老之圈》等热门游戏也将陆续加入DLSS 4游戏行列,为所有游戏玩家带来电竞级帧数的3A游戏体验。同时强大的AI性能与高效的编解码能力也为内容创作者们提供了强大的生产力支持,无论是在沉浸式的游戏世界还是在高效的工作环境中,GeForce RTX 5070 Ti都能为玩家提供极致的性能输出。而且随着NVIDIA对图形技术的不断更迭与AI生态的日渐完善,让我们有理由相信GeForce RTX 5070 Ti的登场一定能够捍卫中高端显卡的市场统治地位!

相关文章

  • DLSS4·光追·AI三重加持!影驰 RTX 5070 Ti魔刃评测

    前言  随着过年期间 GeForce RTX 5090D/5080 系列显卡的正式发售,硬件圈也再次注入了新活力,各路知名媒体以及硬件大佬的评测也都不胜枚举。而在20多日后的今天,同样搭载了Blackwell架构的GeForce RTX 5
  • 英伟达RTX 5070 严重缺货 售价溢出定价200美元以上

      Nvidia 最新一代显卡市场需求火热,但供应问题仍未解决,导致价格飙升。 而即将推出的RTX 5070 Ti,似乎也难逃同样的命运。 根据最新消息,这款Blackwell 架构的高效能显卡将于本周发售,但全球市场供应量极少,玩家恐怕难

关于本站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下载帮助(?) | 网站地图

备案编号:闽ICP备2021013604号-1

Copyright 2018-2025 eiruan.com 【A软下载网】 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数据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敬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